关于上报《湖北美术学院关于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的报告

作者: 时间:2013-09-03 点击数:

湖北省教育厅:

湖北美术学院按照《省教育厅关于报送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展情况的通知》要求,编写了《湖北美术学院关于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

请审定。

附件:湖北美术学院关于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

                               

一三年六月十四日

主题词:上报  协同创新中心  建设进展情况  报告                                            

  湖北美术学院                    2013年6月14日印发                                      

共印5份

附件:

湖北美术学院关于城市公共空间艺术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

一、协同创新中心基本情况

(一)中心名称、牵头单位和主要协同单位、主要依托学科和参与协同学科

中心名称: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协同创新中心。

牵头高校:湖北美术学院。

协同单位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武汉市园林局、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政府、武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武汉市政建设集团、武汉地铁集团等。

依托学科与参与协同学科:

以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特色学科“设计学”为依托,参与协同的学科有“美术学”(省级重点学科)、“艺术学理论”(省级重点学科)。

(二)总体定位及建设目标

中心的总体定位是:以提升城市形象和艺术品位为宗旨,以“艺术融入城市,设计引导生活”为理念,探讨城市空间与人类生活的互动关系,重点解决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营造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和人居环境的问题,将艺术融入城市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为城市硬件注入灵魂,用艺术手段服务于湖北省及武汉市的城市化建设,进而辐射周边省市、影响全国。

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围绕着编制我省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规划及发展研究报告、制订行业技术标准、服务地方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工程建设、培养高水平人才、产出标志性成果、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等六个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工作,努力将本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支撑我省乃至全国城市规划与公共空间艺术发展的创新示范基地、人才培养高地、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学术交流中心。

(三)研究方向及拟解决的重大需求

研究方向:

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艺术化塑造,探讨城市空间与人居生活的互动关系,重点解决我省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营造高品质的城市空间和人居环境的问题,满足公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化生活的精神需求。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是公共艺术面向公众表达的一种形式,通过运用多种艺术语言,把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公共艺术表达的载体,积极利用空间中各种元素,并采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把公共艺术的语意、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融入到公共空间环境之中,从而使公众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产生更为深刻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四)拟解决的重大需求:

本协同创新中心解决的重大需求是:满足我省及武汉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城市公共艺术的迫切需求。

随着“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和“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武汉市对于城市建设的需求从量变转向质变,由满足一般实用功能转向全面建设人文城市、塑造城市文化的新阶段。目前,武汉市正在着力打造“工程设计之都”,并且在部署实施“文化五城”战略,对于能够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改善人居环境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如城市印象和文化标识设计、城市环境的规划设计、公共空间的艺术化塑造、大型市政工程的艺术品装饰、城市公共设施的艺术设计等方面有着大量的需求。

2006年以来,武汉市八年间城市建设累计投资额达5387亿元人民币,其中2013年当年的投资预算达713.47亿元。随着一批批重大城市建设项目纷纷上马,与之配套的工程美化设计、环境景观改造、城市文化塑造等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需求量相当大。若以国外的城市建设百分比政策为参考,将工程预算的1%拿来投资公共艺术的话,那么每年的需求将达到7亿元,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市场。

(五)中心负责人、相关方向团队负责人简要情况

中心负责人简介:

徐勇民  湖北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政协湖北省委员会第十届委员会常委,湖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高等学校美术及艺术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湖北省国家职业资格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主任、武汉市建设科技委城市建筑与公共空间艺术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曾获湖北省首届文艺明星奖、教育厅“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作品获全国美术作品展金质奖、银质奖、优秀作品等奖项,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收藏。主持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技术美学在公共艺术中运用的研究》,教育部项目《楚美术暨中国先秦南方美术形态研究》,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北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湖北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城市大型道桥工程景观及生态环境设计研究》。

相关团队负责人简介:

卢斌  “艺术设计与当代城市建设”研究团队负责人,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美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享受湖北省人民政府专项津贴专家。主要从事艺术管理及策划等方面的研究。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多项,出版著作7部,发表科研论文近百篇及大量文艺作品。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长江流域美术资料库建设》,教育部项目《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立法研究》,全国高校保卫学会项目《大学生安全知识及能力》,省社科基金项目《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研究》,湖北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艺术设计与当代城市建设》。

许奋 “科技图像”研究团队负责人,湖北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师协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武汉工程设计产业联盟理事,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协会湖北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设计工作及高等美术教育研究工作,完成多项建筑及环境艺术工程设计项目。2005年及2012年两次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财政部、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1+3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项目》,财政部项目《视觉艺术专业特色教学实验平台》,文化部项目《基于数字技术的鄂西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省教育厅《致美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实验计划》项目,湖北省科技创新团队项目《科技图像研究》。

李梁军  “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团队负责人,湖北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工业设计系副主任,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江汉大学客座教授,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布朗国际工业设计大赛”终审评委。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6篇被EI和ISTP国际检索,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参与并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肢体康复医疗机器人》项目外观设计、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服务机器人”重点项目课题《网络化多个老人/残障者远程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项目》,主持并完成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城市环保型交通工具设计的教学研究》。

尹传垠  “城市交通景观设计”研究团队负责人,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级室内建筑师,湖北美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系访问学者,湖北省政府综合招评标中心专家,武汉市建筑工程招评中心专家。科研成果《汉派新民居研究》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承担国家科技部重大中外合作研究项目子课题《适应性高压输电线路中的景观模式研究》,《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景观设计中的艺术形态研究》、《武汉市吉庆街改造及艺术品设计》、《中国农谷大道两面可视景观及建筑》、《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车站艺术设计》等重大项目。

刘向东  湖北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委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资深会员。198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业系(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2002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与建设学院建筑学专业研究生结业。2010年获得湖北美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在2005年赴韩国韩瑞大学、 2011年赴美国进行学术交流。近年来,在核心期刊以及其它各类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编写主编专业教材、论文集3部,完成省级科研项目三项等。参加社会实践项目若干,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七项。

吴萍  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主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全国美展、湖北省美展等多项展览,获楚天文华美术奖,湖北省美术作品展银奖、优秀奖,湖北高校美术大展金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10余项,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览展出,并被武汉美术馆等收藏。近三年承担校级和省教育厅科研项目7项,编写教材1部,发表论文20余篇。

李海兵  湖北美术学院服装系主任、副教授,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工程委员会委员。2006年9月受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委派赴欧洲七国学习考察。2009年教育部公派赴意大利米兰ISTITUTO di MODA BURGO服装学院做访问学者。曾出版服装、展示类专业书籍10余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开展专题讲座20余场,美术与设计作品多次在境内外展出,80余件设计作品及策划方案被企事业单位采用。

周彤  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副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会员,高级室内建筑师。承担教学和科研项目3项,研究成果应用到武汉市金银湖湿地生态修复与湿地景观改造工程、湖北省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景观设计等大型工程项目。主持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周进制”教学实验。多次参加“为中国而设计”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大型展览并屡获奖项。

二、建设进展情况

(一)组织管理机构建设

成立湖北美术学院 “2011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党、政一把手牵头,全面领导、协调我校协同创新工作。

成立湖北美术学院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监管委员会,由校领导、科研处、财务处、人事处、纪检监察处、后勤管理处等部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审议中心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报告,审议中心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和决算报告,对中心工作进展和运行绩效进行检查和考核,协调资金的筹措、使用及收益分配等重大财务实施事项,协调解决中心运行和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成立湖北美术学院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作为中心开展学术工作的指导和咨询机构,其中校内专家占1/3、省内专家占1/3、省外专家占1/3。其主要职责是:凝练研究方向、制订发展战略、审议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创新团队组建工作、评审重大项目、鉴定重大成果、指导学术交流等。

(二)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

我校积极引进优秀人才,鼓励外校专家以流动不调动的柔性方式参与到我校的科研工作当中。2012年至今,我校先后聘请了陆定邦(台湾成功大学教授)、曾梵志(当代著名艺术家)、王受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终身教授/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教授)、林志(美国华盛顿大学美术学院终身教授)、David Evison(柏林艺术大学终身教授)、Veronica Spalinger Schar(瑞士卢塞恩艺术设计学院教授)、朱青生(北京大学教授)、冯天瑜(武汉大学教授)等业内知名专家参与协同创新研究。

我校十分重视创新研究团队的建设工作,对于教师自发形成的科研团队进行扶持,鼓励教师组建跨学科、跨系部的科研团队,并给予相应支持和指导。建设期内,新增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一个:“艺术设计与当代城市建设研究团队”。此外,我校还进一步加大了对原有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城市大型道桥工程景观及生态环境设计研究团队”和“科技图像研究团队”的支持力度。

(三)依托的科研平台建设

建设期内,新增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一个:“时尚艺术研究中心”。同时,我校加强了原有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的支持力度;加大了对于校级科研平台“雕塑艺术研究所”、“环境艺术研究所”的建设力度,目前这两个校级科研平台正在积极筹备申报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四)承担的科研任务

目前中心正在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有:

1. 楚美术暨中国先秦南方美术形态研究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

2. 长江流域美术资料库建设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3. 基于数字技术的鄂西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文化部项目

4. 现代城市环境中的公共设施设计研究  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重点项目

5. 湖北传统民居艺术研究 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青年项目

6. 湖北省高速公路户外广告的现状调研与发展规划研究 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青年项目

7. 华中地区景观植物数据库建设研究  武汉市创新人才开发资金资助项目

8. 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站点及车站艺术设计研究   武汉地铁集团委托项目

9. 世界园艺博览会景观规划设计项目  武汉市园林局委托项目

 (五)体制机制改革情况

1、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改革

健全协同创新中心的管理机构,成立湖北美术学院 “2011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协调我校协同创新工作;成立湖北美术学院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协同创新中心监管委员会,协调解决中心运行和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成立湖北美术学院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为中心开展学术工作的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

改革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模式,建立以公司法人为主体的协同合作机制。以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艺术区为基地,以湖北美术学院文化发展公司等公司法人为平台,按照市场化模式全面参与城市艺术工程项目建设,突破政府、高校、行业企业之间的壁垒,兼顾各成员单位的利益诉求,探索项目经费筹措的新模式。各协同创新平台和具体的科研项目,分别实行PI制和项目经理人负责制。

协同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管理上,实行三级管理。首先,学校统筹规划协同创新中心的工作;其次,科研处作为学校职能部门,对协同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工作进行评估、检查、监督;第三,协同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内部实行PI制,即首席科学家(Principal Investigator)制,也称项目负责人制。

2、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以项目为牵引的人才聚集模式,探索队伍建设新机制。实行“小核心,大外围”的人才队伍聚集模式,高端人才实施“柔性引进”和“双向聘任”政策,以项目策划、项目艺术总监、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多种方式,组建灵活高效的科研创新团队。

薪酬管理上,在年薪制的基础上实行与项目负责制挂钩的绩效工资激励制度。协同创新中心根据当年中心项目业绩和项目任务完成情况,确定当年的绩效工资标准。绩效分配采用项目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协同创新中心根据考核结果将项目团队绩效分配到各项目平台,由各项目平台分配到人。绩效考核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开发分类进行。

3、科研评价机制改革

把科研评价的结果与团队及个人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挂钩。科研评价指标主要依据团队或个人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任务完成时效、项目成果的完成质量、项目的贡献大小为依据,摒弃以专著、论文、专利、科研项目为基础的量化评价方式。

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建立以项目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以项目为支撑,积极吸纳在校生参与项目研究,将课堂教学移植到项目实践中,制定“双导师制”的培养方案,从学校选聘较高理论水平的科研指导教师,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选聘项目实践指导教师,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通过项目研究带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变。利用承担社会委托项目的契机,架设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的桥梁,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寻找新技术、提炼新思维,以此为参考来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我校昙华林艺术区已经被分别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湖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六)经费投入与使用

根据文件要求,我校对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按照1:1的比例投入配套资金。目前,省级经费尚未投入使用,学校配套经费已经部分用于昙华林艺术区硬件设施改造升级。

(七)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目前,我校拟订了《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管理方案》、《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实施细则》、《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协同创新中心薪酬管理制度》三个管理文件,并将根据工作需要,继续完善“2011计划”的配套管理制度。

三、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与具体举措

(一)总体思路

我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总体思路归纳为“项目制”:第一,以项目为核心聚集人才和建设团队;第二,以项目为核心培养人才,通过项目研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第三,以项目为核心开展学术交流,面向国内外开展针对具体问题的新观念、新技术的交流,避免流于形式的宽泛交流;第四,以项目为核心开展科研创新,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文化传承类的科研成果。

1、以项目为核心聚集人才和建设团队:一方面,以科研项目为依托,邀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著名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来校参与项目研究,指导我校学生参加项目,并适当开展讲学活动;另一方面,派遣我校教师到国内外进修访问,尤其鼓励教师寻找机会参加对方的课题组从事具体的科学研究,锻炼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2、以项目为核心培养人才: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实施寓教于研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研究带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改变,通过引导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3、以项目为核心开展学术交流:针对科研项目中的具体问题,面向国内国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交流新观念、新技术。在项目实施中,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参加项目研讨会,研讨项目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等;项目结束后,举办专题展览和学术汇报会,推广项目成果。

4、以项目为核心开展协同创新:把科研项目作为协同创新工作的落脚点,围绕着具体的科研项目,解决具体的科学问题,以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文化传承类科研成果为目的,切实提升我校的科研创新能力。

(二)总体框架

我校协同创新工作的总体框架是一个重心、一个杠杆、两个版块。

一个重心,即以我校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昙华林艺术区”为重心,围绕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开展创意产业活动;

一个杠杆,即以我校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昙华林艺术区”承接的直接为省市建设服务的横向和纵向科研项目为杠杆,以此来带动我校协同创新工作;

两个版块,即我校藏龙岛校区(各教学单位、研究所、实验中心等)为一个版块,以我校昙华林艺术区(文化发展公司、两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数字图像研究所、美术馆等)为一个版块。以这两个版块为基础,以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为杠杆,研究问题提出方案,但同时又要打破版块之间的界限实现相互协同,在项目的需求和学术研究的驱动下组成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创新团队。

(三)研究项目的主要方向

1、以昙华林创意产业园区已承担的社会委托课题为基础衍生出协同创新研究项目;

2、依据湖北省和武汉市的城市建设发展所急需解决的视觉艺术和空间环境问题拟订协同创新研究项目;

3、针对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需要,创立相关理论方面的协同创新研究项目;

4、针对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需要,围绕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拟订文化传承方面的协同创新研究项目。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目前,我校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体制机制创新缺乏政策依据,工作做法与现有的相关规定有不一致的地方,存在政策风险。突破这些制度瓶颈,是实施和推进“2011计划”的关键环节,但是改变现有制度,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作为依据。

建议省教育厅尽快出台关于省级协同创新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指导意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规划等相关政策,为全省高校的协同创新中心提供政策依据和工作指导。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湖北美术学院是一所艺术类专业院校,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是面向文化传承的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内容是针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艺术塑造,必须结合项目所在环境的地理位置、空间,建筑形态、类型,及历史文化背景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设计研究。受这种专业特性所限制,本中心的研究是由一个个不同的具体项目所组成,虽然也会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的内容,但是更多的是一种特殊的、具体的、个案的设计方案,其研究成果不像技术成果那样可以大量推广普及。其主要作用在于针对具体的空间环境和历史文化进行艺术塑造,进而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内涵;教师和学生通过项目研究获得锻炼,达到促进人才培养的目的;研究成果能够丰富学科内容,推动学科建设。

六、我校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拟于2013年9月18日接受省教育厅对本中心实施方案进行现场论证。

版权所有 2020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20 HIFA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08991号